熱門關鍵字

編輯推薦 作者: 艾利斯|2017-06-06

五代《歌手》見證大陸音樂節目興替!

從素人挖角到大腕出演,大陸音樂類節目的製作不斷進化,因而在綜藝節目的紅海中廝殺出線。2016年有超過30檔以「音樂」為題材的節目輪番上線播出,剛落幕的《歌手2017》也算是見證了這一波從素人到大咖的大陸音樂的質變過程。

基於成本考量以及拉攏觀眾間的距離,「素人節目」幾乎是所有音樂節目製作的根本,也是最快速吸睛的方式。2004到2007年間的《超級星光大道》、《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因而成為楊宗緯、蕭敬騰、李宇春、華晨宇等當今一線歌手的出道平台。但為了避免素人潛藏的高度變數,節目製作也開始轉向那些有收視保證的當紅藝人身上,並在確保鉅額贊助的情況下,邀請鮮少出現在小螢幕的天王天后,現身於群眾面前。

兩岸三地通吃的文化熔爐

說《歌手》是大陸音樂節目當中的代表性作品一點也不為過。為了討好各地收視群,《歌手》參賽者來自兩岸三地,一來讓許多海外觀眾和年輕人開始認識對岸大腕級歌手以及他們獨特的演唱風格,二來又能透過香港歌手別出心裁地文化與粵語歌連結去理解當代文化。此外,作為華人樂壇中堅份子的台灣歌手,以及韓國歌手加入賽事,都讓這個留著韓國血統的音樂節目,在大陸開花成為一個文化大熔爐。

第一季《我是歌手》亞軍林志炫,恰恰好就是這套節目早期的鐵肺風格代表人物。

湖南衛視年初開播之際曾誇下豪語表示,《歌手2017》是個「立足華語樂壇,放眼全亞洲」的節目。的確,出道時期立足台灣的華語天后李玟終於在上一季打破「冠軍皆留大陸」的傳聞獲得后冠,這一季則由香港歌后林憶蓮延續女力霸業,從第一輪〈不必在乎我是誰〉到李健直呼難度係數3.0的〈藍蓮花〉,難以挑剔的話題與唱功,讓這條歌后之路走得特別順暢。

決賽階段和阿妹合唱的〈也許明天〉,著實是歌后互飆歌藝的極致。

潛力股新聲的重要推手

然而,除了有明星光環加持,《歌手》近年的重要創舉更是打磨那些潛力十足但少被聞問的歌手。像去年找來韓國的黃致列,雖曾是許多偶像歌手的老師,但走向幕前的路卻不算順遂,幸虧是《歌手》讓他從大陸紅回韓國。此外還有應屆參賽者哈薩克青年迪瑪希,不諳中文的他憑藉唯美的絕妙高音演唱拿下亞軍殊榮,不但打開他在大陸的知名度,節目本身也在哈薩克當地引起話題。

讓人靈魂出竅的超華麗高音加上斯文俊美的外貌,人稱「進口小哥哥」的迪瑪希若不是在《歌手2017》嶄露頭角,還真不知道哈薩克也有此等小鮮肉。節目中曾挑戰過張學友的〈秋意濃〉(原曲/玉置浩二),聽了讓人如癡如醉~

清新文藝曲風逆勢崛起

從流行唱腔到傳統演唱,當然也有歌曲類型從大眾到小眾的趨勢。清新文藝路線開始走上賽場,諸如《超級星光大道》的徐佳瑩和《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冠軍梁博都曾在這個舞台上活躍,也讓總是不斷上重鹹大菜的《歌手》終於有了解膩的清粥小菜。

因「禁韓令」改名為《歌手2017》的《我是歌手》,舞台風格也從觀眾熱愛的鐵肺路線,延伸到清新文藝風。上一屆以第六名收官的徐佳瑩選唱宋東野〈莉莉安〉、蘇打綠〈我好想你〉等歌,都為長年來為人詬病的灑狗血節目風格增添一絲柔中帶剛的態度。

《歌手》的製作應該是湖南衛視最成功的一套作品,除了見證團隊有創新製作的能力,觀眾的喜好也愈抓愈準。面對娛樂性不斷提高的音樂節目製作,湖南衛視擁有更多可以操作的資源,並且在煽情之餘仍保留歌手潛藏的本質。搭配話題推出的合作舞台不但將歌唱節目熱潮推上另一波高峰,更讓人看到不同世代與特色的歌手,相互激盪的火花。

【撰文/艾利斯】
​【編輯/DJ PHOENIX】




五代《歌手》見證大陸音樂節目興替!


  • 1
    月光愛人
    李玟 (CoCo Lee)
  • 2
    不必在乎我是誰
    林憶蓮 (Sandy Lam)
  • 3
    身騎白馬
    徐佳瑩
  • 4
    很想很想說再見
    側田
  • 5
    聽海
    The One 鄭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