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編輯推薦 作者: 手無寸碟|2016-06-01

金曲27玩曖昧 老將新秀PK愛我還是他

來到該與猛爆性成長青春期告別的27歲,金曲獎這塊號稱華語流行音樂指標的招牌,隨著台灣在華語樂壇的造星地位在數位音樂時代略顯失焦之後,本屆入圍名單也再度呈現出須正視自我定位的重新對焦狀態;即便個性十足的新人已強搶灘頭、但對於以往佔據主流媒體聲量的大牌歌手卻也絲毫不願棄守。

在評審口味每年一變的制度之下,邁入後青春期的金曲獎,終歸還是像個在市場風向與音樂本質間三心二意、徬徨搖擺的文藝青年。

▲ 從人們心目中小孩子的形象成功轉大人絕非易事,幸好金曲27的聚光燈沒漏失掉這位新一代吉他唱作才子。

是偏心或已變心?別具匠心才上心

你可以說,金曲27的入圍名單【註1】讓人感覺有點熟又不太熟、明星光芒忽暗忽明、加上慣常必備的滿地大小遺珠,極可能是全場無亮點的一屆;但,也可換個角度從中領悟到一些深意:原來,這就是極富新意、跳出以往安全界線、以「新」為最優先標準的金曲未來新方向啊!

的確,從年度歌曲/專輯、男/女歌手、樂團/演唱組合、新人等各重點獎項中,都可解讀出今次評審團的意圖相當明確-不分資歷深淺、管它大咖或是無名,只要是所有愛把事情「搞大」、勇於打破現狀的音樂人,金曲27就不吝惜給你掌聲鼓勵。

▲ 向來以風格化製作物聞名的許哲珮,這次的《搖擺電力公司》特別結盟電影配樂家王希文,讓音軌層次也如同底片影格般,迸出黃金年代的立體畫面感。

循本意或遵民意?拿不定主意的曖昧主義

事實上,金曲獎目前仍籠罩在制度與定位都曖昧不明的迷霧中,在尚未搞清楚我們到底是要走上與市場合流或音樂至上的路子之前,恨鐵不成鋼的老生常談,想必每年都必然重現。

姑且不論在目前官辦本質下,著重實體發行【註2】的金曲獎,對於只聽數位音樂的年輕一代而言是否已然無感;或者能否再現近年李榮浩JJ等人經由金曲加身所創造的吸睛熱度。愛樂者總還是樂見,能有更多聲音因為被金曲獎提名而浮出水面的吧。

主流大牌開外掛 比自虐 表態度
概念實驗搞大了 意識爆棚痛快灑錢 

從2009年張惠妹創造出叫好叫座的分身AMIT並在金曲大有斬獲後,許多華語樂界大咖就紛紛開始了一場意識/概念/實驗交錯的旅程,破格破得最大者,才會最有話題。於是,我們除了聽見音色變為帶電的《失語者》Tanya、更有360度環繞你「和自己對話」的JJ,當然更有蘇打綠終於完成了史上最整死自己的「韋瓦第計劃」。

以上總總舉動,從固守市場分寸的主流廠牌投資角度來看,自然是一大冒險。但因為大牌們早已養出高黏度的死忠歌迷,也才有儘管任性的發聲權。我們不妨且看議題野心更擴大的2.0版AMIT,此次能否在一大群自虐難搞的大咖中,再創母系社會榮光。

▲ 以同步實況方式錄製的蘇打綠​《冬 未了》專輯,不僅命題宏大,更希望以技術面烘托出音樂「活著」的當下,一舉成為最受金曲27青睞的入圍大贏家。只不過,同樣以此方式演繹的蕭敬騰《Reminiscence》,就欠缺這樣的小幸運了~

型格出眾新聲命 拋卻主流 反創順流
本色演繹靈魂 逆襲世代已到來

本屆入圍者中,謝震廷熊仔柯智棠蘇運瑩等首度出輯的新聲音,就在新人獎之外同時挺進直取其餘重點獎項。謝震廷象徵了曾絢爛的「星光幫」養分,還是能長出朵不同於一般的花;熊仔則是玩耍於街頭與學院間極具反轉魅力的「偶像派饒舌歌手」;至於經常聞聲不見人的柯智棠,則是以他的老靈魂體現了操盤者陳建騏流派的內功;更不容錯過的是〈野子〉之外一樣不羈的蘇運瑩,也以陳建騏監製之作,在女歌手項目與Tanya上演中國好歌曲師徒對決戲碼。

▲ 看上去就是個超有長輩緣的乖寶寶,從《古文觀止》當中找饒舌韻腳靈感的熊仔,卻自稱是經過玩音樂「人格特化療程」後變兇的宅男,專輯中甚至邀請台大葉丙成教授跨刀一曲足以令人起雞皮疙瘩的人生開釋。以其具備的偶像特質+聽媽媽的話之∞無限魅力,的確是能被期待為年輕世代發聲翻轉樂壇的破格超新星。

尤其,在金曲獎與金音獎並未真正釐清各自「品牌」焦距定位的現況之下,金曲名單中最具備音樂反思力道的,其實始終是主流市場中經常被忽視的原住民語/客語創作者,再加上近年來重新迴流的台客浪潮,逐漸浮現了包括:超級搭擋-施文彬武雄荒山亮與徒弟江惠儀、找回台灣歌謠多彩面貌的陳建瑋張三李四、中港路代表玖壹壹、展現僑生跨界底蘊力度的黃明志、以及直白幽默歌頌「東南美」洄游原鄉特色的Matzka vs. 昊恩…等人;在國語部分,也有許多持續在樂壇耕耘已久、融合強烈影像化風格的許哲珮、以及頗受天王天后矚目的香港小清新-岑寧兒等入圍者,他們的音樂語言,全都勇於脫勾主流、更是擲地有聲。

▲ 曾一舉雙擒金曲25台語男歌手和台語專輯的陳建瑋,這回玩得更開!專輯以《古倫美亞》為名,向日本時代的台語流行樂致敬。在邀來武雄謝銘祐大支、巫宇軒、甚至是浩角翔起助陣創作之餘,更翻玩融合 MotownBabyface 等元素;曲曲都有哏,以旺盛企圖心引領台語歌發現新大陸~

重新定焦發聲座標 因時制宜才得以鍊金

在音樂製作門檻大幅降低的當代,其實具備生命力的音樂仍持續在各角落湧出。只是,當眾多聲量都已化整為零打散在數位世界中,我們的金曲主事者也應思考:什麼才是適合這個時代現況的「淘金」策略、如何才能維持此獎的品牌價值、讓好音樂適切地被光發亮。否則評審們究竟該要如何地精神分裂,才能繼續把陳雷《懷念你媽媽》與流氓阿德《無路用的咖小》硬是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比大小?!

▲ 用語言為單位來區分獎項,很難說是保障或是另類圈養,尤其這些「方言」創作者,還經常比所謂的主流做出更順耳、更接地氣的作品。如果我們都能把 洋樂J-POPK-POP 聽到出耳油,那沒理由不聽聽這些土產的「台客」聲音。

 

【註1】2016 第27屆金曲獎 完整入圍暨得獎名單

【註2】第27屆金曲獎首度開放僅作數位發行之單曲作品報名「最佳年度歌曲獎」﹔但其餘獎項仍需以鐳射唱片 (CD)為發行形式。查看更多詳情 ►

 

【撰文/手無寸碟





2016 第27屆 金曲獎 候選名單公開!


  • 1
    不要放棄 (Aka Pisawad) (母語版)
    太陽的孩子
  • 2
    母系社會
    AMIT
  • 3
    不為誰而作的歌 (Twilight)
    林俊傑
  • 4
    下雨的夜晚
    蘇打綠
  • 5
    燈光
    謝震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