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
24 個比利
專輯介紹
潘瑋柏2011年獲頒金鐘影帝,經歷過一段精采人生的雲霄飛車;有人批評他,也有人認同他、有人同情他、有人漠不關心。他腦海裡出現無數聲音,有個聲音說:「他們憑甚麼看不起我?」也有一個聲音說:「我應該謙虛接受這些批評」另一個聲音說:「是評審肯定我為什麼我要哭著領這個獎?」有那麼多聲音在他的腦海,好像不同的分身一樣。他被別人無情否定,也開始自我否定,他意識到潛伏在心裡的魔性,讓他想摧毀一切原有的存在,但那種被毀滅的恐懼,讓他躲起來不敢面對任何人,連家人都被封鎖在他的世界之外。 但沒想到他還是重生了,他身體裡光明的一面戰勝了,他選擇樂觀開朗的面對螢光幕,「對!是我不夠好,要不然不會有負面的聲音出來,但我一定會讓自己更好,總有一天站在舞台上,會是全面的掌聲!」。 2012年,他開始推掉商演,暫緩任何戲劇演出邀約,捨棄上千萬的收入損失,閉門寫歌,以最嚴苛的方式對待自己,不斷的否定自己的創作,又不斷的開啟自己的潛能,潘瑋柏內心很清楚一旦決定就不會放棄,24個比利的音樂概念油然而生,你一定要認識這樣的潘瑋柏。在被輿論撕毀過後,他的反擊回應是創作、舞蹈、表演,是全面的再升級與重生。 潘瑋柏開創舞曲新紀元,一首有深度,有故事的舞曲,你看過24個比利這本書嗎?這本暢銷書籍觸動了潘瑋柏對舞曲的新思維,誰說舞曲只是唱唱跳跳?舞曲也可以帶出內心深度的思維!因此,對潘瑋柏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企劃包裝,潘瑋柏個人囊括詞、曲創作,這首歌詞特別模擬多重人格的細節例如:黑夜都看不清離開了光明、不知情的請你小心我可能不能承受太多太多、這是我的身體我卻發現我不是唯一等……再加上舞曲的速度搭配許多人格出現時,讓潘瑋柏在演唱時就必須3秒變換唱腔以強調出人格的不同,這是舞曲時代的新嘗試,但潘瑋柏做到了! 編曲配置也別有特殊用心,潘瑋柏找來與他配合無間的製作人紀佳松,兩人一起用電影配樂的規格,創造出舞曲的多層次編曲法。這是第一次你可以在舞曲裡聽到[聲樂]營造歌曲的戲劇張力,這首歌曲在詞、曲、編曲上全面性的突破,讓潘瑋柏可以驕傲的說,他絕對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開創舞曲結合戲劇、唱腔表演與內心深層省思,讓舞曲不僅是舞曲的新世代潮流。 延伸到企劃的配置,24個比利的舞蹈結合了極致的演技,潘瑋柏與編舞大師林大鈞超過兩週的討論之後,大鈞老師特別為潘瑋柏量身打造屬於他的多重人格舞蹈,一樣是舞蹈動作結合戲劇表演,不同段落變換不同隊形,呈現出當一個人魔性出現時的詭譎與驚悚,許多角色時而互相牽扯,時而合而為一,而solo段落更用[魁儡舞]與精神病患的[束縛舞]跳出潘瑋柏的身不由己與掙扎。舞蹈與歌曲的貼合,讓金鐘影帝過足戲癮,潘瑋柏將這首歌曲當作自己蟄伏一年半的代表作,不靠戲劇,靠舞曲靠創意,向大家證明他不只有演戲的天份,他有的是更多對於自己演藝事業的期待,他要讓所有人知道,他是一個做什麼像什麼的藝人,他可以被毀滅,但他也一定會重生!
顯示更多內容